党建引领聚合力
实干担当筑根基
中共南阳产投第四联合支部委员会支部书记
冯德俭
在南阳产投集团的发展征程中,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:他以工地为战场,用“5+2”“白+黑”的拼搏诠释担当;以招商为使命,用脚步丈量商机,用真诚打动客商;以服务为宗旨,用“保姆式”举措为企业护航。他就是中共南阳产投第四联合支部委员会支部书记冯德俭,一位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赛道上跑出“加速度”的先锋模范。 一、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发展“根与魂” 作为第四支部党建工作的“第一责任人”,冯德俭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确保园区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。他深刻认识到:“党建不是虚功,而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‘生命线’。” 在食品产业园建设初期,他切实践行“党支部建在项目上,党旗飘在工地上”工作理念,联合属地乡政府、施工企业组建项目联合党支部。这一举措如同强力“黏合剂”,将不同单位、不同群体的力量“拧成一股绳”,使党支部成为凝聚共识、破解难题、推进项目的核心平台。通过推动党的建设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、同步发力,为食品产业园的快速崛起筑牢了坚如磐石的思想根基、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。 二、建设攻坚冲在前 甘当一线“排头兵” 食品产业园项目开工伊始,冯德俭同志便带领团队将办公室“搬”到了工地一线。他身先士卒,在他的日程表中几乎没有节假日。面对工期紧、任务重的挑战,他始终绷紧“安全与质量是生命线”这根弦——每日班前安全巡检、赶工期间高频高效的项目协调会、关键节点随时出现的身影,构成了他的工作常态。 每天清晨到岗后,查看近期天气预报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。针对雨季、高温、汛期等特殊天气,他总能提前制定预案,科学调度,确保施工进度精准受控。从主体结构施工到管网铺设,从蒸汽入园到基础设施完善,他既是指挥员,更是战斗员,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“硬骨头”。 短短一年零八个月,一座现代化的食品产业新城拔地而起,为后续招商运营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。他用脚步丈量责任,以汗水浇筑品质,在工地上书写着共产党员的担当。 三、招商破局谋新篇 勇做产业“筑巢人” 面对国内产业园区空置率攀升、招商竞争白热化的严峻形势,冯德俭创新性提出“未建先招、边建边招”的前置招商策略。入职产投集团不到20天,他便孤身奔赴2022中国(原阳)预制菜行业大会;随后,他主动对接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等行业协会,穿梭于各类食材展会、论坛,动员各方力量捕捉招商信息。 “被无视、被拒绝是家常便饭,但招商人就得'厚脸皮',主动推销。”冯德俭坦言,有时交换100张名片,才能找到一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。为了招引优质企业,他化身“招商急行军”,足迹遍布多地,一天辗转数城是常态,火烧馍、汉堡成了日常饮食,简餐常在车上解决,密集的车票和导航路线记录着他的奔波。 他始终秉持“把企业人当自家人、把企业事当自家事”的理念,将真诚贯穿项目对接、洽谈、落地、投产全周期。园区成功实现“满园入驻”的背后,有历时一年反复沟通的“马拉松”项目,有辗转多地说服股东的“攻坚战”案例。凭借“磨破嘴皮、厚着脸皮、踏破脚皮”的韧劲,园区在短短两年内实现满员入驻,80%企业投产,创造了“开园即满园、开园即投产”的行业佳话。 四、精细运营优服务 当好企业“贴心人” “运营服务是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命脉。”冯德俭带领团队锚定“招进来、留得住、活起来、好起来”的目标,将“企业至上”理念落到实处。他提出的三大“土味法则”深入人心:“把自己当企业保姆、招商要像找对象、服务要多管闲事”。 从证照办理到企业职工子女入学,只要在服务范畴内,他都全力协调解决。同时,他推动实施前三年物业费、污水处理费按成本价收取,光伏发电平价供应等惠企政策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,助力企业轻装上阵、稳健发展。 五、团队同心破万难 凝聚发展“向心力” 冯德俭同志深谙“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,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”的道理,始终将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团队作为重中之重。在建设攻坚期,他以身作则、冲锋在前,更将项目现场作为“练兵场”,让年轻骨干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淬火成长。 面对招商瓶颈,他共享资源、优化策略,凝聚团队合力,营造“比学赶超、互帮互助、勇于担当、甘于奉献”的团队文化。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、心齐劲足、善打硬仗的年轻团队,成为支撑园区高速发展的核心力量。 冯德俭同志以实干笃行诠释初心,用担当作为彰显本色,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“平常时候看得出来、关键时刻站得出来、危难关头豁得出来”的先锋形象。他扎根园区沃土,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,用坚实脚印铺就产业奋进之路,为南阳产投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在他的引领下,这支敢打必胜的队伍正向着打造区域标杆产业园的目标阔步前行!